发育起点温度名词解释(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名词解释)



1、发育起点温度名词解释

发育起点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是指种卵开始分裂发育所必需的最低温度,以下发育就不能进行。不同鱼类的发育起点温度不同,如草鱼为10℃,鲤鱼为14℃,青鱼为15℃,鲢鱼为17℃,鳙鱼为18℃。

发育起点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1. 遗传因素:不同鱼类的遗传差异会导致发育起点温度的差异。

2. 环境因素:温度、溶氧、pH值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发育起点温度。

3. 鱼卵成熟程度:鱼卵成熟程度会影响发育起点温度。一般来说,成熟度较高的鱼卵发育起点温度较低。

4. 鱼卵大小:鱼卵的大小也会影响发育起点温度。一般来说,较大的鱼卵发育起点温度较低。

发育起点温度对鱼类繁殖有重要意义。它决定了鱼类繁殖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当水温低于发育起点温度时,鱼类就不能繁殖。因此,了解不同鱼类的发育起点温度对于指导鱼类繁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名词解释

发育起点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是指种子开始萌发出芽的最低温度。超过该温度后,种子的代谢活动逐渐增强,胚根开始伸长,突破种皮,形成幼苗。发育起点温度因植物种类而异,常见农作物的发育起点温度一般在5-10℃之间。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是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平均日温高于发育起点温度的温度总和,单位为℃·d。它反映了作物生长过程中热量积累的程度,与作物的发育速度和产量密切相关。计算公式为:

有效积温 = (当日平均气温 - 发育起点温度)× 天数

对于不同作物,其有效积温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水稻的有效积温约为2100-2500℃·d,玉米约为1200-1800℃·d,大豆约为1500-2000℃·d。

3、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生物学零度

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代表着生物体发育的临界点。在这个温度以下,生物体的发育会停止或大幅受阻;而达到或超过这个温度时,发育才会正常进行。

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类,发育起点温度存在差异。例如,对于果蝇来说,发育起点温度约为8℃;而对于人类来说,则约为37℃。这个温度差异反映了不同物种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分布。

发育起点温度的确定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农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学研究中,通过測定不同物种的发育起点温度,可以了解它们的温度耐受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农业实践中,掌握作物发育起点温度对于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保证作物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发育起点温度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一些地区的发育起点温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研究和监控发育起点温度的变化对于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育起点温度是生物学和农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发育、环境适应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发育起点温度名词解释昆虫学

发育起点温度名词解释(昆虫学)

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是指昆虫卵、幼虫或蛹等发育阶段开始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昆虫的发育将会停止或减缓。不同种类的昆虫具有不同的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学

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科学,包括它们的形态、生理、行为、生态和分类。了解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对于昆虫的管理和防治非常重要。

昆虫发育

昆虫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胚胎发育、蜕皮和成虫阶段。不同的昆虫种类具有不同的发育周期和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影响着昆虫的总体发育时间和成功率。

应用

了解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对于害虫管理、生物防治和昆虫养育具有以下应用:

害虫管理:通过了解害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可以预测其发生和危害时间,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生物防治:利用捕食性昆虫或寄生虫来控制害虫时,了解其发育起点温度至关重要,以确保最佳的控制效果。

昆虫养育:在人工养育昆虫时,了解其发育起点温度可以优化发育条件,提高饲养效率。

了解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对于昆虫学和昆虫管理领域至关重要。通过对这一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策略来管理昆虫种群。

本文来自麟广投稿,不代表侠客易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kyjtgw.com/504783.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12-20
下一篇 12-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