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谁给台风取的名字
当台风在广阔的海洋上形成时,谁来为它们命名?
负责给台风取名的机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热带气旋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专家组成。
热带气旋委员会将台风名称分为六个区域列表: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北印度洋、西南印度洋、东南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每个列表包含140个名称,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
当新台风形成时,它将被分配一个序列号,然后从相应区域列表中选择一个名称。名称按顺序使用,直到耗尽。每六年循环一次。
例如,202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名称列表包括:罗莎、尤特、米雷、妮莎、哈吉比斯、乌云、番禺、巴蓬、康妮、安比、卡努、托卡格、普拉潘和科拉克。
当一个台风特别严重或造成重大破坏时,它的名称将从列表中除名并用一个新的名称替换。例如,“哈吉比斯”在2019年对日本造成严重破坏,其名称已被“南玛都”取代。
台风名称的目的是便于识别和沟通台风风暴。具有描述性或文化意义的名称已被排除在列表之外。这些名称通常以植物、动物、花卉和其他自然现象命名。
2、是谁给台风取的名字叫什么
台风名字的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WMO将全球划分为六个热带气旋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命名系统。
台风取名采用事先编制好的命名表,共有 140 个名字,每四个区域轮流使用。命名表是一个由会员国共同指定的列表,每六个年份为一个循环。
六个区域的命名表如下:
- 西北太平洋:由中国、朝鲜、日本、韩国和美国提供
- 东北太平洋:由美国和墨西哥提供
- 北印度洋:由印度、巴基斯坦、阿曼、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提供
- 西北印度洋:由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索马里、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提供
- 西南印度洋:由博茨瓦纳、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和法国提供
_1.jpg)
- 东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盆地:由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提供
在每个区域内,台风按照其形成的先后顺序命名。第一个形成的台风被赋予命名表中的第一个名字,依此类推。当命名表中的名字用完时,将使用备用命名表,由希腊字母命名,如 Alpha、Beta、Gamma 等。
3、是谁给台风取的名字啊
不知何时起,台风都有了那极具中国风的名字,也不知是谁有如此雅兴,为这些海上的不速之客起名。
起初,台风的名字只是简单的数字编号。随着台风的数量激增,数字编号显得单调乏味,且难以记忆。为了便于识别和传播,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为台风命名。
WMO制定了一系列命名规则。北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由WMO的成员国轮流提供名字。这些名字既有男名,也有女名,通常是本国或地区富有特色的名称,如“海燕”、“梅花”、“玉兔”。
有趣的是,在台风命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成文的惯例。例如,强烈的台风倾向于使用动物或植物的名字,如“鲨鱼”或“玫瑰”;而相对较弱的台风,则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如“袋鼠”或“轻风”。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当某个名字因某次破坏性台风而臭名昭著时,WMO会将其从命名清单中除名,以避免不必要的联想。例如,曾经造成巨大伤亡的“莫拉克”台风,就被替换为了“塔巴”。
台风的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它们承载着文化底蕴,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态度。下次当您听到台风消息时,不妨留意一下它的名字,想象一下它凛冽的风势和潜在的破坏力,如此可能会有另一种别样的体会。
4、是谁给台风起的名字
在广阔浩瀚的海洋上,当风速达到每秒17.2米以上时,便会形成台风。这些强风巨浪往往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灾害,为了便于预报和预防,人们开始给台风起名字。
最初,人们给台风起的名字非常随意,往往以当地地名或人物命名。例如,在西太平洋地区,台风常被命名为“观音台风”、“万宜台风”等。随着台风预报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更系统、更规范的命名系统。
1953年,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开始给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起名字。他们从一个6个字母的男性名字表中选取名字,按顺序排列使用。1979年,随着女性权力的提升,飓风的名字不再仅限于男性,女性名字也纳入了命名序列。
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了全球热带气旋命名系统。这个系统将全球划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一套名字表。WMO的命名表包含139个名字,以地区语言为主,并尽量体现文化和地理特征。
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由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美国、法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共同制定命名表。名字共有140个,按顺序排列使用,每四年循环一次。其中,中国提供了52个名字,包括“悟空”、“玉兔”、“杜鹃”等传统神话传说和国宝动物的名字。
台风的名字不仅便于识别和预报,也承载着人们祈求平安、减少灾害的愿望。通过这个系统的命名,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台风信息,提前做好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的危害。
本文来自克龙投稿,不代表侠客易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kyjtgw.com/50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