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间白马非马的命题是什么学派提出的
名家学派
“离间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名家学派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其代表人物公孙龙子认为,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白马具有马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性。因此,白马不能等同于马。
名家学派讲究名实关系,强调名称和实在之间的区别。他们认为,名是概念化的符号,而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名和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名与实相分离,因此不同的名可以指称同一个实,而同一个实也可以被不同的名所指称。
在“白马非马”命题中,公孙龙子就利用了名实关系的这一特点。他认为,“白马”的概念不仅包括马的共性,还包括白这一特性。“马”的概念则只包括马的共性,不包括白这一特性。因此,“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外延,不能等同起来。
_1.jpg)
需要注意的是,“离间白马非马”命题并不是否认白马是马。它只是强调,白马和马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这一命题对后世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离间白马非马的命题是什么学派提出的观点
名家学派提出“离坚白”命题,主张白马与马并不同一。
名家以“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词语、概念之间的差异,来论证白马与马的同异问题。他们认为,“白马”这个词有“白”和“马”两个要素,“白”是色的属性,“马”是动物的名称。当我们说“白马”时,这两个要素是不可分离的,否则就会形成“白”而非“马”或“马”而非“白”的情况。
因此,名家论证道,白马与马并不是同一种事物,因为它们在概念上存在差异。白马包含了“白”的属性,而马不包含。换句话说,白马是“白”和“马”的结合体,而马只是一种具体的动物。
名家的“离坚白”命题挑战了传统朴素唯物主义的认知观念,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本质是不变的。名家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事物的区分性和相对性,为后世逻辑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的主要内容
白马非马与离坚白的主要内容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诡辩论题,其论证过程如下:
马是马。
白马是马。
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个论证故意混淆了“全体”和“部分”的概念。马是指所有马,而白马只是马的一部分。因此,“白马非马”的是错误的。
离坚白
“离坚白”是惠施提出的一个命题,意思是离不开坚固和白色的特性。惠施认为,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它的特性,因此不能单纯地分开它们。
例如:马离不开坚固和白色的特性。如果马没有坚固性,它就不能进行活动;如果马没有白色性,它就不是白马。
因此,“离坚白”认为,事物与它的特性是不可分的。
主要区别
白马非马混淆了全体和部分,而离坚白强调事物与特性的不可分性。
白马非马是诡辩,而离坚白是提出一个哲学命题。
白马非马被认为是错误的逻辑,而离坚白引起了哲学家的深入思考。
4、白马非马离坚白什么意思
白马非马,坚白相离
“白马非马”出自于公孙龙子的《白马论》。公孙龙子认为,存在个体事物,也有用来描述这些事物的属性,但个体事物与属性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白马”包含了两个概念:白和马。白是马的属性,而马则是具有白属性的个体事物。在“白马”这个概念中,白和马是被区别开的。因此,公孙龙子认为“白马”不等于“马”。
进一步地,公孙龙子提出“坚白相离”的概念。“坚”和“白”是马的两个不同的属性。如果“白马”等于“马”,那么“白”和“马”就应该是一样的。“白”和“马”显然是不同的概念。因此,公孙龙子认为“坚”和“白”是相互分离的。
.jpg)
“白马非马”和“坚白相离”这两个命题反映了公孙龙子对个体事物与属性关系的独特理解。与一般逻辑思维不同,公孙龙子认为个体事物和属性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绝对的不变性。
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思想在历史上曾引起广泛争议。一些人认为它违背了常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体现了逻辑思辨的精妙性。无论如何,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思想为哲学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
本文来自思顺投稿,不代表侠客易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kyjtgw.com/525443.html